新闻资讯 News

化研院 向“新”发力 实现首季“开门红

发布时间:2025-04-21 浏览次数:

截至3月底,化研院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,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1%,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6%。其中,化研院总部销量同比增长28%,华腾首研工程塑料销量同比增长20%,助力化研院实现首季“开门红”。

开年关系全年,起势决定走势。今年以来,化研院党总支聚焦北京化工集团“回归北京,服务首都”要求,紧紧围绕“三个北化”建设,在积极收官“十四五”,科学谋划“十五五”的同时,围绕化研院总部职能,推进转型升级,优化京内业务布局,强化技术研发和市场营销资源配置。
一季度,化研院生产经营展现出积极向好态势。特别是在总部研发团队的持续攻关下,成功突破新能源电池底板PBT配套材料研发和超声波焊接PPO关键技术瓶颈,目前相关产品已实现量产并进入稳定供货阶段。

市场导向 锚定创新发展

作为化研院工程塑料生产基地,华腾首研以“四个能力”建设为抓手,全面落实“五个零”目标,通过强化内部管理和现场管理,实现经营业绩“开门红”。其中,市场开发工作成效显著,销售团队通过实施“组织裂变”计划,新设销售五部、六部,有效扩充了市场开拓力量。

同时,华腾首研以精准营销为抓手,成功开发40余家优质客户,客户结构得到持续优化;华腾首研还加强专业培训与实战锻炼,销售团队业务能力显著提升,带动销售业绩实现阶梯式增长。

在科技研发方面,华腾首研通过积极引进高端技术人才,打造了一支近30人、占全员18%的专业化研发团队,为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。开年以来,在科技人才队伍的支持下,华腾首研围绕高效阻燃材料、功能高分子材料和可降解材料三大方向,开展50项课题攻关,日前已取得显著成效,其中12项课题已结题,34项课题进度超过70%。

这些研发成果不仅实现了核心技术的突破和产品迭代升级,更通过高附加值新产品的市场化推广带动了营业收入增长,同时优化的生产工艺和材料性能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,提升了产品毛利率,为全面达成经营指标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。

向“新”发力 聚焦产业升级

华腾首研二期项目聚焦传统产业转型升级,通过引进自动化产线和智能化立体仓库,全力推动工程塑料产业向数字化、智能化方向发展。

日前,13条自动化生产线正满负荷运转,单日产量稳定保持在130吨左右。与传统非自动化生产线相比,自动化产线的单月人均产能提升近30吨,生产效率实现大幅跃升。同时,新建的智能化立体仓库投入使用后,存储容量达5200吨。其智能化操作模式不仅显著缩短了货物存取时间,还大幅降低了差错率,整体运营效率得到全面提升。

京研公司氢瓶内胆材料国产化测试验证与市场转化取得突破性进展。在技术验证方面,内胆材料性能指标已达到进口同类产品标准,已经在下游客户中成功启动国产化替代工作。其中常温压力疲劳通过测试,各项参数均符合设计要求,即将开展高低温环境适应性测试。在市场转化方面,项目产品已具备小批量供货能力,成功打入油箱应用领域,与3家客户建立供货关系。

为满足市场需求,京研公司正在加快推进产能扩建,重点解决生产交付环节的瓶颈问题,为后续规模化市场应用奠定基础。

此外,刚成立不久的华研舜创公司实现一季度良好开局,在业务拓展方面取得三项重要突破:成功签约2项重大科技合作项目,完成无卤阻燃剂市场化应用推广的技术升级合同签署,并与济宁安鸿新材料就浙江区域独家代理形成战略合作,进一步拓展了市场版图。同时,华研舜创公司治理持续完善,通过制定“三会”议事规则及权责清单、出台涵盖财务、人力、业务等领域的基础管理制度,全面构建现代化企业管理体系,推动公司向高质量发展迈进。

化研院首季告捷,提振了干部职工发展信心,下一步,化研院党总支将以更大力度推进各项工作,聚焦“双过半”,一步一个脚印,全力确保高质量完成全年生产经营目标。